全国前10正规配资公司_炒股10倍杠杆软件

信得过的配资炒股 智通特供 | 股权集中案再爆一起!港股高控的猫腻与技法,一文解密

发布日期:2024-10-10 22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97

信得过的配资炒股 智通特供 | 股权集中案再爆一起!港股高控的猫腻与技法,一文解密

在港股这片波涛汹涌的海域,股权集中的风暴屡次掀起巨浪。近日,米高集团(09879)被香港证监会警告股权高度集中,根据证监会披露文件:13名股东持有2.25亿股股份,加上大股东持有的6.75亿股,占已发行股份的99.04%,仅有865.5万股(0.96%)在市场流通。

虽然最近一期公司年报披露归母利润减少34%。但不妨碍公司股价从今年3月上市后最低的4港元短时间内拉升只最高的8.44港元,涨幅111%。考虑到筹码的高集中度,似乎一切都可以理解,毕竟股价短期只是投票机。

    

(图片来源:智通财经APP)

2023年以来,被香港证监会警告股权高度集中的除米高集团外,还有3家公司:乐舱物流(02490)、长久股份(06959)、数科集团(02350)。

    

    

1. 监管视角:股权高控的游戏规则

从数据统计上看,上市公司的筹码高度集中势必引起股价的巨大波动,影响市场公平性;对于公司来说,似乎也丧失了上市的意义。监管层面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,制定了相应的规则来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加以约束,要点如下:

(1)上市公司公众持股比例不得少于25%,如果公司在上市时的市值超过100亿港元,联交所可能会接受15%至25%之间的公众持股比例。这种豁免是在公司上市时根据其市值规模授予的。

一旦公司完成上市,即使其市值超过100亿港元,联交所也不会再次授予公众持股量的豁免。公司必须维持至少25%的公众持股量,除非在上市时已经获得了较低比例的豁免。

虽然一般情况下上市后不会授予新的豁免,但在特殊情况下,例如公司面临财政困难,且发行新股是拯救方案的一部分,联交所可能会考虑特殊情况下的申请。

(2) 就实际执行情况看,违背上述规则的股权集中度的监管关注或处罚情况较少(上市公司基本上会严格遵照执行或解决),更多是上市后对于前20大股东的合计持股的限制。根据近2年的监管关注实际案例看,监管对于前20大股东的持股合计比例关注界限在90%,意味着前20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90%就会引起监管关注,进而触发相关关注或处罚。

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:

近5年来被香港证监会公布股权高度集中的股份及其持股集中股东数目、集中股东持股比例等信息统计如下表:

    

(3)一般而言,联交所会对违反规定的公司进行监管关注,进行警告或者公开谴责,并可能要求公司提供解释和补救计划来恢复公众持股比例(可能包括发行新股给公众投资者或通过其他方式增加公众持股比例)。

联交所可能会要求该公司的证券停牌,直至公司采取适当措施恢复至最低公众持股量。在极端情况下,如果上市公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公众持股量不足的问题,联交所有权采取退市措施。联交所保留对违反规则的上市公司及其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士采取纪律处分的权利。

上市公司一旦收到了警告,哪怕没有被立即停牌,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:一来能起到风险警示的作用,提醒散户们不要只看着涨幅,一不小心就被割了韭菜;二来监管也会定期审查这些公司的股东结构和交易以示重点关注。从统计数据上看,被监管重点锁定后筹码逐步分散的公司,在短期下跌是基本确定的。

2. 幕后推手:揭秘股权集中的诞生之路

投资者可能会好奇,股权高度集中是如何在市场的缝隙中悄然形成的?我们不妨深入股权集中的幕后,探索其诞生的神秘路径。

股权高度集中一般出现在两种情况,一是通过新股上市时筹码比较干净,通过丐版发行,再把国配,基石等用人头户包圆,还有套路回拨等方式来实现筹码高控,上面有几个公司就是典型。

另一条通道是借壳。香港市场有不少的壳公司,在不同市场环境下,壳价也有所波动,但一般主板在2亿以上,不同的股权集中度不同的价格,越“干净”也就越贵。公司再通过供股合股,二级市场洗盘等方式做到高控。其中最大的风险还不是监管,而是和之前壳主的博弈。

在完成一定高控后,通过多个人头户不断上穿下拉,不断集中,进一步减少阻力。毕竟拉高之后,很容易让之前没洗出来的筹码赚到主力的钱。因为随着股价上升,主力最好就是买自己的货,这样只需要支付交易的税费成本,因为左手倒右手,价差并没有损失。

此外,随着价格的提升和筹码的进一步集中,交易量一般也会逐渐萎缩,因为港股的印花税是按照交易金额双边收取0.1%,佣金也是按照交易金额来收取,继续高成交无疑会带来更高的成本,即便是日均500万的成交,不考虑佣金,税费的成本每天也有1万以上,一年250个交易日也要250万,除非要实现在二级市场造成交易量活跃的假象来实现出货的目的。

3. 出货大法:高控股权后的出货策略

短期股价就是筹码的斗争,一些上市公司吸干筹码,往上拉就没阻力,做高股价。上市本就是为了和资本市场融资以更快的业务拓展,但一旦筹码高度集中,那融资性就基本消失,但主力从吸筹到拉升,每年的费用千万起步,总有其赚钱的门道。

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借高控盘出货,这种出货方式包括:

(1)卖给散户:边倒成交边拉升,然后开始变成牛股,到一定阶段,放大量,吸引散户,最后甩货出去。大妈盘或者杀猪盘就是典型。

(2)港股通接盘:除了散户外,很多也瞄着港股通,做到港股通,很多内地投资者不了解情况也被割韭菜。

(3)指数基金:由于指数基金是被动投资,出于基金性质的需求,不接也得接。最经常发生在最后生效日,主力把筹码一把倒给指数基金完成全身而退。

(4)主动基金:还有就是和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基金经理勾结,根据不同基金对于流动性和市值的要求,约定好时间和金额让他们来接。

(5)质押走人:更有甚者,当股价做到很高程度,配合通过倒货制造出来的虚假流动性,将人头户的股票进行股票质押套取资金,哪怕最终股票崩盘,这些人头也无法实际追究或执行其资产。

4. 接盘新招:不只散货,还有更多玩法

通过二级市场割韭菜还是常规玩法,某些行业通过拔高市值还可以收割大型机构。

(1)并购资产

很多上市公司在并购的时候选择通过股权来支付交易对价,股价较高的时候,实际支付的成本就变得更低。

另外,高市值公司也更容易打动并购标的,比如之前热门的物业,教育的部分公司就有这方面的考量。过分的是高价并购大股东体外资产。这种情况很有迷惑性,因为并购一般有对赌条款,从财务端能看到这种公司表面净利润增速非常高,对于小股东来说,只要并购估值低于公司估值似乎就不算亏,而且利润继续高增长也能带来估值的进一步提升,类似左脚踩右脚的轻功一飞冲天。当然,其中大股东是否在狂欢结束之前再套点现那就看其手段了。

(2)间接融资

高市值公司本身带来品牌效应,更容易通过股权质押或者直接融资获得银行或者券商信贷上的优势。

(3)骗取补贴

懂得都懂,大市值公司往往会受到一些地方的青睐,上市公司借此来获取一些政策的优惠和补贴,在此不做过多论述。

5. 监管下的侥幸:游走在规则边缘的博弈

虽然监管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有明确75%的规定,但为何最终还被公开监管?

首先,将筹码分散到很多个人户的难度在于,毕竟钱在别人的账户名下,别人取出来自己消费也是合法,而一般的承接的账户钱又较多,对于信任度的要求就非常高,这还没有办法通过诉讼来解决。更何况多一个户头也就意味着消息更容易泄露,容易打乱未来拉高股价的交易节奏,新账户也更容易引起监管的注意。

再退一步说,用别人的证券账户,第一步主力就得打钱给个人银行账户,再转账给证券账户。在反洗钱非常严格的情况下,就得和银行解释大额资金的来源。这也是比股价操纵更加高压的红线。

所以通过IPO方式高控的公司,很多时候因为这些账号当时都是通过相关方借的,特别是锚定和国配,最终接回去时候,一般通过大宗来接,毕竟上市公司一般也不会有很多的个人股票账户来分散逃避监管,导致户头少,再加上因为时间紧等原因,没有很快的进一步完成筹码分散,并存在侥幸心理。用借壳方式也是如此,在非披露要求账户中的筹码为了交接方便,最终接的时候也只能用几个户接。

同样,由于在特殊的时间或者目的,公司也就存在侥幸心理,就先拉升股价,想等着后续再通过杀猪盘等手段进行分散,只要在被披露之前解决就行。但监管的关注时刻都在,只要碰到红线,那可能之前的“盈利”都要一把吐回去。

6. 识破伎俩:如何识别并规避高控风险

对于投资者来说,如何识别避雷高控股票。

(1)席位券商较少。如果前几位券商加起来超过90%,那隐形高控的可能性就很高了,然后在交易席位也能看到这些席位频繁出现。但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,主力下单也许可以通过其他券商通道,但持仓不能骗人,2个交易日后,持仓的归属就非常清晰。如果交易席位出现了不少其他券商,变动的持仓反而在主持仓券商,那就更应该警惕。

(2)大手转仓。港交所的中央结算所会披露每天交易持仓券商的大幅度变动,如果出现超过5%的持仓转移,配合新股或者借壳公司的公告,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高控风险。

(3)技术走势完美。很多看技术的投资者很喜欢底部放量的公司,如果股价配合走强,那很容易进去跟着搏一把,但这种行为更多是火中取栗,从主力的角度,也不愿意看到其他人拿到筹码,更何况是便宜的筹码,必定伴随着洗盘甚至消息上的利空放出。

(4)没基本面支撑。一般高控的公司都没有基本面支撑,比如本次被监管的米高集团,年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不说,媒体端也很少看到公司相关的新闻,其客户高度集中且钾肥价格在22年因为俄乌事件飙升之后,23年就从最高的1202美元降低至23年的300美元每吨,今年的价格也基本在300美元左右。业绩和产品售价的不协调也是一眼可知。

7. 博弈智慧:投资者与庄家的策略对决

既然是套路,就自然有根据规则来套利的投资者。根据上述的一些筹码情况,一些投资者识别了,然后在底部拿筹码,然后无论主力如何洗盘都不为所动,和主力比耐心,在一定阶段后出货。但在这里,这些聪明投资者怎么来抵抗庄家是学问。

(1)低成本,同时注意吸货手法,伪装散户少量多次吃货,但金额不能吃太多,因为主力也会每天盘点筹码情况,部分散户甚至会通过其他账户来吃,降低主力戒心,但总量不能太大,毕竟拉高之后,如果参与博弈的投资者高位出货,不仅打断交易节奏,甚至会让博弈方拿走自己辛苦做局的利润,那主力只能选择耗时间,并反复洗盘令其交出筹码。

(2)参与供股。一般供股这种行为是被投资者唾弃的,但如果有散户认为标的有博弈的价值或者有更多的信息,会直接买入并参与供股,部分股票甚至可以买供股证来多拿筹码。

(3)出货:如果投资者突然看到盘中出现较大的放量,同时挂着特别大的买盘,席位突然增加等假象,那就要注意了,这个时候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大增。

8. 结语:港股市场的反思

港股监管更加重视规则和程序,同时也就决定了规则很容易被利用,通过高控来坐庄的类似事件屡禁不止,比如利用规则来调整成交量、月末市值突击进入港股通等。

港股要更健康,监管必须要正视并加大处罚力度,要不港股始终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。好在近期香港证监会已经加大了处罚力度,比如上个月的正利控股案处以最高监禁刑罚。但正义迟到太久也会伤了投资者的心。

另外,奉劝一些庄家,尤其是剑指港股通指望收割内地投资者的庄家。现在内地与香港的监管联动更加深,在现有信息系统条件下,法网恢恢疏而不漏,只要想查就一定能查到证据,而且流程一定会非常迅速。

对于投资者来说,也尽量不要刀口舔血,尤其是大仓位的玩法,庄家拥有主场优势,与庄家博弈终归是费时费力的崎岖小路。





Powered by 全国前10正规配资公司_炒股10倍杠杆软件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